保契锐评丨接入Deepseek,快一步慢一步?

来源:保契 已火爆全球的DeepSeek,在金融业自然亦备受瞩目。 开年以来,已有多家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公开宣布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(或测试)。 拥抱新兴科技,赋能主责主业,是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,服务国计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;但与此同时,作为掌握数以亿计客户信息的金融机构,其先行先试的步子某种程度上却应慢一点。 近年来,因客户信息泄露导致的包括金融诈骗等在内的诈骗事件层出不穷,金融领域的客户信息保护亦备受诟病。 尽管金融机构内部通过技术革新,持续优化客户信息保护措施,尤其...


来源:保契

已火爆全球的DeepSeek,在金融业自然亦备受瞩目。

开年以来,已有多家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公开宣布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(或测试)。

拥抱新兴科技,赋能主责主业,是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,服务国计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;但与此同时,作为掌握数以亿计客户信息的金融机构,其先行先试的步子某种程度上却应慢一点。

近年来,因客户信息泄露导致的包括金融诈骗等在内的诈骗事件层出不穷,金融领域的客户信息保护亦备受诟病。

尽管金融机构内部通过技术革新,持续优化客户信息保护措施,尤其是在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出台后,更是全面提升加固了信息保护的“防火墙”。但对于对客户信息有着天然渴望的金融机构,为业务而“明升暗降”客户信息实质保护力度的暗度陈仓事件亦不少见;更重要的是,在“内鬼”难防的同时,无数的非金融机构亦对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资源虎视眈眈。

展开剩余89%

在此背景下,如何确保客户信息的数据安全,则成为接入开源的DeepSeek时必须夯实的前提和基础。

当然,DeepSeek以及金融机构的数据安全管理均属于专业细分领域的专业分工,作为观察者,是否可有效保护客户信息,从专业角度往往无从判断,基于此,我们将问题抛给了DeepSeek。

问:DeepSeek作为开源系统,部署者接入DeepSeek后面临核心数据出域风险,届时客户信息安全如何保障?

答:在开源环境下接入DeepSeek后,确实可能面临核心数据出域的风险。为保障客户信息安全,需采取以下措施:

1. 数据本地化部署

私有化部署:将DeepSeek部署在客户本地环境或私有云中,确保数据不离开客户控制的网络边界。

数据隔离:通过物理或逻辑隔离,确保核心数据与外部环境完全分离。

2. 严格的访问控制

最小权限原则:仅授权必要人员访问核心数据,并定期审查权限。

多因素认证(MFA):强化身份验证,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。

访问日志监控:记录所有数据访问行为,便于审计和追踪异常操作。

3. 数据加密

传输加密:使用SSL/TLS等协议加密数据传输,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。

存储加密:对存储的核心数据进行加密,确保即使数据泄露也无法被轻易解密。

密钥管理:使用安全的密钥管理系统(如HSM)保护加密密钥。

4. 数据脱敏与匿名化

脱敏处理:在测试或开发环境中使用脱敏数据,确保真实客户信息不被泄露。

匿名化:对客户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,使其无法与具体个人关联。

5. 网络与系统安全

网络隔离:通过VLAN、防火墙等技术隔离核心数据所在的网络区域。

入侵检测与防御:部署IDS/IPS系统,实时监控和防御网络攻击。

漏洞管理:定期扫描和修复系统漏洞,防止被利用。

6. 开源代码审查与加固

代码审计:对DeepSeek的开源代码进行安全审查,确保无后门或漏洞。

定制化修改:根据客户需求,对开源代码进行定制化修改,移除不必要的功能或接口。

依赖库管理:确保使用的第三方库安全可靠,及时更新修复已知漏洞。

7. 监控与应急响应

实时监控:部署安全监控系统,实时检测异常行为或数据泄露风险。

应急响应计划:制定数据泄露应急响应计划,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快速应对。

定期演练:定期进行安全演练,提升团队应对能力。

8. 合规与审计

合规性检查:确保数据保护措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(如GDPR、CCPA等)。

第三方审计:定期邀请第三方进行安全审计,发现并修复潜在风险。

9.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

安全培训:定期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培训,提升安全意识。

责任明确:明确数据保护责任,确保每个员工了解自身职责。

10. 合同与法律保障

数据保护协议:与DeepSeek或相关服务提供商签订数据保护协议,明确数据安全责任。

法律责任:在合同中明确数据泄露的法律责任和赔偿条款。

通过以上措施,可以在开源环境下有效降低核心数据出域的风险,保障客户信息安全。同时,建议根据具体业务场景和安全需求,持续优化数据保护策略。

答:在开源环境下接入DeepSeek后,确实可能面临核心数据出域的风险。为保障客户信息安全,需采取以下措施:

1. 数据本地化部署

私有化部署:将DeepSeek部署在客户本地环境或私有云中,确保数据不离开客户控制的网络边界。

数据隔离:通过物理或逻辑隔离,确保核心数据与外部环境完全分离。

2. 严格的访问控制

最小权限原则:仅授权必要人员访问核心数据,并定期审查权限。

多因素认证(MFA):强化身份验证,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。

访问日志监控:记录所有数据访问行为,便于审计和追踪异常操作。

3. 数据加密

传输加密:使用SSL/TLS等协议加密数据传输,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。

存储加密:对存储的核心数据进行加密,确保即使数据泄露也无法被轻易解密。

密钥管理:使用安全的密钥管理系统(如HSM)保护加密密钥。

4. 数据脱敏与匿名化

脱敏处理:在测试或开发环境中使用脱敏数据,确保真实客户信息不被泄露。

匿名化:对客户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,使其无法与具体个人关联。

5. 网络与系统安全

网络隔离:通过VLAN、防火墙等技术隔离核心数据所在的网络区域。

入侵检测与防御:部署IDS/IPS系统,实时监控和防御网络攻击。

漏洞管理:定期扫描和修复系统漏洞,防止被利用。

6. 开源代码审查与加固

代码审计:对DeepSeek的开源代码进行安全审查,确保无后门或漏洞。

定制化修改:根据客户需求,对开源代码进行定制化修改,移除不必要的功能或接口。

依赖库管理:确保使用的第三方库安全可靠,及时更新修复已知漏洞。

7. 监控与应急响应

实时监控:部署安全监控系统,实时检测异常行为或数据泄露风险。

应急响应计划:制定数据泄露应急响应计划,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快速应对。

定期演练:定期进行安全演练,提升团队应对能力。

8. 合规与审计

合规性检查:确保数据保护措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(如GDPR、CCPA等)。

第三方审计:定期邀请第三方进行安全审计,发现并修复潜在风险。

9.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

安全培训:定期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培训,提升安全意识。

责任明确:明确数据保护责任,确保每个员工了解自身职责。

10. 合同与法律保障

数据保护协议:与DeepSeek或相关服务提供商签订数据保护协议,明确数据安全责任。

法律责任:在合同中明确数据泄露的法律责任和赔偿条款。

通过以上措施,可以在开源环境下有效降低核心数据出域的风险,保障客户信息安全。同时,建议根据具体业务场景和安全需求,持续优化数据保护策略。

一如年初『保契』撰文《AI智力将远超人类?人类价值观决定AI未来?春节话题王DeepSeek引发无限遐想》所称,未来的AI,大概率将超越人类智力上限,拥抱并持续地向AI传递悲悯和向善的价值观,或将是人类未来唯一可以拯救自己的方式。

作为掌握海量消费者信息的金融机构,其向AI的每一次输出,都可能成为未来AI反噬人类时的价值观。将客户信息保护置于首位,既是对金融机构自身以及其客户的基本尊重,亦是对行业甚至人类未来发展的基本保护。

在客户信息数据安全的保护无明确有效举措前,金融机构的步子不妨慢一点。毕竟,在现有AI发展模式下,算力甚至已可以在两周内翻一番,这样的话,接入慢一点,应该不会对后进者的竞争力造成实质伤害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
相关资讯